
超聲刀的應用原理是通過特殊轉換裝置,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以正弦波形式傳遞過來的機械能作用於前端的金屬刀頭,使刀頭產生 50~100 μm 振幅的機械性振蕩 ,從而產生摩擦熱及由於組織張力而形成的向兩邊的切力,使所接觸組織細胞內水汽化,蛋白氫鍵斷裂,使蛋白質變性,組織被凝固後切開。超聲刀在腹腔鏡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具有明顯的優點。
超聲刀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遠小於電刀,其精確的切割作用,使它可安全地在重要的臟器和大血管旁邊進行分離切割,並且少煙少焦痂使腹腔鏡手術視野更清晰、縮短手術時間,無電流通過人體使手術更安全,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
使用電刀比較困難費時的腹腔內片狀粘連及腸系膜的處理在有了超聲刀後變得比較容易處理,減少了手術的難度也減少了術中出血量,且更加符合腫瘤手術的無瘤原則。
在使用時,超聲刀刀頭的溫度低於 80℃,周圍傳播距離小於 5 微米,極少產生煙霧、焦痂,無電火花,對機體無電生理干擾。與普通手術常用的電刀比較,超聲刀具有切割精確、止血牢固、可控性強等優點,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更勝一籌,因此更具先進性。
超聲刀切割止血效果的影響因素:
超聲刀的工作檔位:高檔-切;低檔-凝;先凝後切;
超聲刀切割時組織的張力:無血管組織,張力提高,切割速度快。富血管組織,降低張力,凝血效果好;
超聲刀夾持組織的壓力:壓力高-切割快;壓力低-止血好;
超聲刀工作面的選擇:銳面-切割快;鈍面-止血好。
盡量使用超聲刀頭的前 1/3~1/2 鉗夾組織,才能將鉗口內的組織止血、切斷一次性完成。
超聲刀常見的不當或錯誤操作
非直視下操作;
工作刀頭緊貼重要器官操作:充分挑起組織,工作面遠離組織,或者非工作面靠近重要組織;
大塊鉗夾組織:速度快,易出血,速度慢,產霧多,無法精細解剖;
激發時接觸金屬或骨骼:導致刀頭斷裂或組織損傷;
長時間激發:一次激發盡量<7s;
夾持少量組織空激發:測試時刀頭分開,夾持組織適中;
長時間帶痂工作。
注意:超聲刀或者普通單極電刀分離輸尿管時是(輸尿管)鞘外解剖,清掃淋巴結時是(血管)鞘內解剖。
文章取材自“內窺鏡維修及銷售聯盟”
Views: 1552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